智慧水利通過對河流、水庫、堤壩、水閘、取水設施、水源地等水利信息資源整合,實現水利信息感知、采集、傳輸、匯總、分析、預警及應用的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和可視化,實時實現水利信息共享,提升水利工程運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智慧水利系統示意圖
智慧水利是智慧地球的思想與技術應用于水利行業的成果。它利用物聯網技術,泛在、自動、實時地感知水資源、水環境、水過程及水利工程的各關鍵要素、關鍵點、關鍵位置和關鍵環節的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傳送到數據庫,進行云存儲;在虛擬水空間,利用云計算等智能計算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建模和推演,從而做出科學優化的判斷和決策,并反饋給人或設備,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行動有效解決各種水利問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水工程的效果、效益以及工作效率,有效保護水資源與水環境,防災減災,實現人水和諧。
實現智慧水利,要靠大量現代先進技術支撐,而以下十項技術必備。
1
云計算技術
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的、易擴展的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計算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這使得用戶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許多跨國信息技術公司如IBM、Yahoo和Google等正在使用云計算概念兜售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云計算是借用量子物理中的“電子云”的概念而提出的,所強調的是計算的彌漫性、無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會性特征。
2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它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通過通信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對“萬物”實現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拔锫摼W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技術”。
3
大數據技術
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用戶的重要資產,甚至是核心資產。數據資產及數據專業處理能力將成為水利單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水利單位可以實現傳統結構化數據管理模式與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模式的有機結合,實現大數據有效的深度分析和新知識的發現。
4
移動互聯網技術
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互聯網技術、平臺、商業模式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5G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必將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注入巨大的能量。水利行業已經開始理解和接受客戶互動的優勢。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水利行業可以直接與QQ、微信、微博、APP、網站和智能手機建立雙向通信,以此提高服務質量,提醒用戶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旱情、雨情、水情、水質等情況。
5
移動終端技術
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廣義地講,包括筆記本、手機、平板電腦、POS機,甚至包括車載電腦等移動設備。但大部分情況是指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移動智能終端幾乎是瞬間成為互聯網業務的關鍵入口和主要創新平臺,成為新型媒體、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的平臺,成為互聯網資源、移動網絡資源與環境交互資源的最重要樞紐。移動智能終端引發的顛覆性變革揭開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序幕,開啟了一個新的技術產業周期。
6
實時動態監測系統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面對自然災害,我們能做的除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外,更多的是通過先進技術,以精確的預警系統和監測系統,對氣象情況及時掌控,根據監測數據,及時安排人們的生產生活,避免突發災害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可見我國對自然災害監測及預警的高度重視。激光雷達、衛星、遙感技術等都被應用于自然災害實時動態監測系統之中。
7
BIM與3D技術
BI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 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3D技術是指三維空間技術。水工程是建設工程與機電安裝工程的結合體,通過BIM與3D技術的應用,將工程數字化信息貫穿于整個建設管理中,可解決信息的溝通、協調問題,為設計、施工以及運營單位等參建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
8
GIS地理信息技術
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水利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
9
VR技術
即虛擬現實技術,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具體是指借助計算機及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手段。VR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深度沉浸到環境中。
依托于VR技術,可以建立起水源地、水工程、水環境、水運動等的虛擬環境,實景似地展現在眼前,實現水管單位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視化和集成化,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10
人工智能技術
英文縮寫為AI。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試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
人工智能系統具有自我學習、推理、判斷和自適應能力,主要應用在優化設計、故障診斷、智能檢測、系統管理等領域。人工智能在水利領域應用的場景會越來越多,會給水管單位的生產和管理帶來許多改變。
暫無信息